1906年建成通车的郑州黄河铁路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钢体结构铁路大桥,曾是黄河上最坚固的一座桥梁。1944年8月3日,中美空军混合团飞行员杨训伟接到命令:务必炸断郑州黄河铁路桥。出色完成任务的杨训伟,被国民政府授予“陆海空三军武功状”奖章一枚。□东方今报记者殷晓章/文图
战略要地“第一铁桥”
6月上旬的一天,郑州市民孔力在郑州黄河游览区民族摇篮牌坊附近的一条林荫道上,看到了这座杨训伟炸毁日寇军事枢纽纪念碑。 这时,孔力才知道,黄河南岸那座残存的黄河铁桥,竟然蕴含着鲜为人知的抗战信息。 1944年4月,日军先后占领郑州、许昌、洛阳,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占领了河南全境。为了粉碎日军的图谋,盟军中国统帅部决定炸毁郑州黄河铁路桥,斩断日军的战略补给线。 1906年建成通车的郑州黄河铁路桥,是中国第一座横跨黄河的钢体结构铁路大桥,也是黄河上最坚固的一座桥梁。 当时铁桥上铸有一块铁碑,上边刻着“大清国铁路总公司建造京汉铁路,由比国公司助工,工成之日,朝廷派太子少保、前工部左侍郎盛宣怀,一品顶戴署理商部左丞唐绍仪行告成典礼……”字样。 孔力眼中的黄河铁路大桥,已经成为仅剩160米长、有5孔桥梁的残桥,游客可以走上铁桥,站在锈迹斑斑的铁轨和黝黑的钢结构桥梁上拍照留影。远远望去,铁桥虽然仍有气势,但是孤单落寞地躺在黄河南岸,任凭风吹雨打。 数次炸桥损失惨重 因为战略地位特殊,郑州黄河铁路桥屡遭战火。 1938年2月,郑州告急,国民政府为防止日军机械化部队长驱直入,派工兵炸毁了日军进入豫中的唯一通道——郑州黄河铁路桥。但6年之后的1944年4月,日军第二野战铁路部队用先进的架桥机,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就修复了黄河铁路大桥。 中美空军混合团先后多次对其进行轰炸,但都没有成功,被击落的飞机达10架以上。成立于1943年6月下旬的中美空军混合团,虽然没有陈纳德指挥的飞越“驼峰航线”的“飞虎队”名气大,但也屡立战功。 1920年生于北京的杨训伟,17岁时投笔从戎加入国民革命军,他是被选送到美国学习驾驶B-25轰炸机的首批飞行员。在国外经过短期的强化训练后,于1943年年初回国参战。 中美空军混合团下设6个大队,每个大队下辖4个中队。1944年初,第一大队所属的4个中队达到满编,每个中队各配备10架B-25轰炸机,杨训伟在第一大队二中队服役。
低空冒险投弹成功
1944年8月3日下午,接到带弹飞赴西安的命令后,中美混合团派一大队二中队的3架B-25轰炸机从四川梁山机场飞往西安机场,每架飞机挂有3枚各重1000磅的炸弹。 在西安吃过晚饭后,美军参谋下令让机务人员将三架轰炸机所挂炸弹保险销一一拔出。此后,美军参谋下达命令:今夜出击,务必炸断郑州黄河铁桥! 在没有战斗机护航、没有精确制导武器且在敌人重兵把守情况下炸桥,困难可想而知。为了奇袭黄河铁桥,三架轰炸机从西安起飞后隐蔽飞行。 杨训伟生前曾对大儿子杨本华谈起那次炸毁黄河铁路桥的经过,杨本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晚上8时30分,父亲驾机飞到新乡上空,最后向南做中等高度的绕点飞行。同时,父亲果断改变了原定方案,决定低空飞行,沿铁轨飞行前进,一到黄河铁路桥桥身上空就投弹,然后突然转身变向,脱离炮火攻击返航。 当时,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只有50米左右。一到铁桥北头,杨训伟就通知轰炸员黄建中投弹。因为人为原因炸弹没投下。杨训伟急忙驾机返回,第二次顺着铁轨,在50米低空向黄河铁桥飞过去。这次,黄建中把3枚炸弹一齐投了下去。 铁桥遗址成为文物 接近午夜,杨训伟驾机顺利返回四川梁山机场,早已等在那里的中美混合团班纳特准将看到第一个从机舱里钻出来的是杨训伟时,又惊又喜,他握着杨训伟的手说:“想不到回来的是你!” 一周后,不幸的消息传来,那两架飞机出事。随后,各大报纸报道了杨训伟炸毁黄河铁路桥的事迹。 黄河铁路桥因局部被炸毁,使日军铁路运输中断两个月。为此,国民政府给杨训伟颁发了“陆海空三军武功状”奖章一枚。2002年5月20日,在美国定居的83岁的杨训伟,把该奖章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 继杨训伟之后,黄河铁路大桥又屡遭轰炸,屡被修复。1960年以后便不再使用,1987年部分被拆除,剩余的这段铁桥遗址2009年被公布为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杨训伟炸毁黄河铁路桥的壮举,郑州黄河游览区内立起了杨训伟炸毁日寇军事枢纽纪念碑。 纪念碑以三颗炸弹为造型,正面上方刻有“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字样,碑文记录了在“豫湘桂战役”中,中国空军英雄杨训伟独机炸毁日寇军事补给线枢纽的经过。纪念碑背面上方是一架B-25轰炸机的简易图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