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钢结构船配业要抓住海事新规实施契机奋起直追
2013年1月1日起,国际海事组织(IMO)涉及船舶生活污水处理与排放、防止船舶垃圾污染、救生设备和装置、救生艇筏等的多个公约(规则)修正案生效实施。这表明国际海事界不断提高船舶环保、安全要求,也为我国船舶配套企业与国外同行在同一起跑线上竞技,在这些领域实现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而在此前,青岛海德威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借《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实施之机,成功研发压载水处理装置并推向市场的事实表明,国内配套企业完全能够做到与国外企业同场竞技。
国外企业之所以能在配套产品研发上领先一步,是因为他们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强大的技术创新实力。面对海事新规的实施,目前我国一些船配企业已经展开积极的行动,比如,南京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正紧密跟踪海事新规及国内外竞争对手动态,充分发挥其在船舶垃圾处理装置领域的领先专业优势,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实现了产品升级与海事新规实施的同步。不过,总体来看,我国船配企业在应对国际海事新规过程中,还存在被动跟随、缺乏有效战术、品牌建设不力、服务网络不完善等问题,企业必须从这些方面进行改进,把海事新规实施的压力转化为高起点研发新产品的动力和契机。
有鉴于此,业内专家分析认为,我国船配企业首先要做到理念先行,改变跟风式的被动开发经营理念,抢先起跑,密切跟踪并参与有关海事新规的酝酿、制定过程,仔细分析其所涉及的有关技术指标、参数,对新规的每一个细节要了然于胸,同时了解国内外同行的动态,做到知己知彼;而且,要通过与科研院所、高校等开展产学研合作,有针对性地进行前瞻性研发,从而占据研发先机。
战略目标确定之后,正确的战术至为关键。事实表明,要研发出符合海事新规的设备在许多情况下是将已有主流技术进行系统集成,通过设计创新、工艺创新和反复对比试验,找到产品的先进性、稳定性、经济性和实用性的最佳平衡点。因此,国内船配企业在研发新产品过程中,应通过仔细研读规则,认真理清脉络,找出新规中的关键所在,并有针对性地运用先进技术实现最佳系统设计,快速推出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
同时,通过世界顶尖权威机构检测试验并获得其认证,是新产品迅速打开国际市场销路的捷径。我国研制的配套产品少有世界品牌是不争的事实,即使国内配套企业根据海事新规研制出先进的配套产品,如果没有成熟品牌或品牌知名度不高,也很难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而通过世界顶尖权威机构的检测、认证,我国船配企业能向全球业界证明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获得走向国际市场的敲门砖,进而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
此外,在新产品定型并推向市场后,完善的全球售后服务网络的作用就愈显重要,成为企业持续走向世界、赢得市场的一大保障。为此,我国船配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以区域化或集约化企业群为基础组建服务网络、利用其他企业已形成的服务网络、以核心半成品为基本单元建设网络化的成组配套等多种形式,打造自己的全球服务网络,以解用户的后顾之忧,为迎来回头客、延伸业务链条夯实基础。
|